北理工藝術教育中心圓滿完成京內外調研工作
發(fā)布日期:2013-06-28 閱讀次數:
供稿:藝術教育中心 許晶 編輯:新聞中心 段煉
為貫徹我校“高遠的理想,精深的學術,強健的體魄,恬美的心境”育人目標,落實并推進李和章副校長在“人才培養(yǎng)工作會”、“研究體育、藝術工作座談會”上的有關要求,藝術教育中心領導班子確定了“理順機制,加強合作,更好地貫通藝術教學、藝術科研和藝術實踐,進一步提升我校藝術教育工作水平”的任期目標。近期,藝術教育中心主任藺偉、副主任王立群帶隊,組織中心教師前往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進行了深入調研。
清華大學是調研第一站。作為我國著名學府,清華大學始終把美育作為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不可缺少的內容和途徑,將“美育——藝術教育——素質教育”融為一體,其藝術教育歷史悠久、成果豐碩。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主任趙洪、副主任林葉青、原主任鄭小筠和相關教師接待了調研團隊,并圍繞理工科高校藝術類選修課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改革、科研建設和教師培養(yǎng)與發(fā)展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會后鄭小筠教授帶領大家參觀了清華大學蒙民偉音樂廳,介紹了學生藝術排練場地、學生藝術實踐情況和校外藝術團體演出等情況。雙方表示今后將進一步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密切交流合作,共同發(fā)展提高。
南京大學藝術教育中心是調研第二站。南京大學藝術教育中心主任、我校藝術教育外聘專家康爾教授回顧了雙方長期以來建立的深厚友誼,并對我校始終重視發(fā)揮藝術教育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積極作用給予贊揚。會議期間主要圍繞藝術教學教材建設、科研方向、師資建設和培養(yǎng)、機構設置展開交流,著重就藝術教育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關系交換了意見,并在新媒體研究領域達成合作意向。
復旦大學藝術教育中心是調研第三站。復旦大學藝術教育中心主任郁秀蘭、副主任陳寅及相關教師接待了調研團隊。雙方就高校通識藝術選修課程的基本現狀和未來發(fā)展,藝術類課程在通識選修課程中的數量和比例以及構建原因,通識藝術選修課程的教學方法研究,通識藝術選修課程的學分安排及理由,不同類型通識藝術選修課程的學時數和選課人數的安排,通識藝術選修課程針對學生水平的參差不齊現狀的解決辦法,新媒體教學方式的應用等內容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探討。
上海交通大學藝術教育中心是調研第四站。上海交大藝術教育中心副主任唐一中教授熱情接待了我校來訪,并提供了與南京理工大學三校共同交流的平臺。在愉快的氣氛中,三校藝術教育老師共同探討了課程建設、職稱評定、師資建設等方面內容。上海交通大學交響樂團是國內著名的大學生藝術團,多次在國內及美國和歐洲演出,充分展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以及交大學子風采,取得良好的反響和廣泛的好評,唐一中教授就推動大學生藝術團出訪演出介紹了相關經驗。
通過這次調研,加強了我校藝術教育中心的對外交流與合作,使中心教師了解了兄弟高校藝術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做法和成功經驗,拓寬了教學科研思路,激發(fā)了進一步提升藝術教育水平的熱情和干勁。調研成員們一致表示要認真總結兄弟高校的好經驗,找出差距,制定措施,加快建設,科學發(fā)展,進一步提升北京理工大學藝術教育工作水平。
目前,結合調研成果,藝術教育中心全體教師正在積極推進《理工科高校藝術課程體系構建研究》教學改革項目,旨在現有課程基礎上,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使其更有效的幫助學生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實現藝術知識與藝術修養(yǎng)相統(tǒng)一,審美心理與創(chuàng)新思維相促進,審美情感與完美人格相和諧,實現學生全面發(fā)展、和諧發(fā)展、個性發(fā)展。
(審核: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