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波蘭e-Bus項目研討 簽約儀式在北理工舉行
發(fā)布日期:2013-02-05 閱讀次數(shù):
供稿:北京理工華創(chuàng)電動車技術有限公司 攝影、編輯:新聞中心 斯君

2月3日,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理工華創(chuàng)電動車技術有限公司、上海電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信國安盟固利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與波蘭TAURON集團、華沙理工大學在北京友誼賓館成功簽訂了中波e-Bus項目合作協(xié)議。



國家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長陳家昌、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朱世龍、國家工信部裝備司汽車處處長錢明華,北京市科委國際合作處處長陳寧、新能源汽車與新材料處處長許心超、國家863電動汽車重大項目辦公室主任甄子健等領導出席了本次簽約儀式。


本次簽約儀式主要簽訂了四份重要合作協(xié)議:北京理工大學與華沙理工大學就波蘭e-Bus項目簽訂了《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北京理工華創(chuàng)電動車技術有限公司與波蘭TAURON集團簽訂了《波蘭e-Bus項目具體實施協(xié)議》,上海電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信國安盟固利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分別與TAURON集團簽訂了《專利使用授權協(xié)議》。
在國家科技部“863”電動汽車重大專項、北京市“科技奧運”電動汽車重大項目以及其他類型的相關科技項目支持下,北京理工大學牽頭與項目團隊單位緊密合作,將e-Bus系統(tǒng)技術,包括電動客車技術、充換電站技術、運行監(jiān)控調度與故障診斷技術成功應用于北京奧運、上海世博、廣州亞運以及“十城千輛”城市運營,迄今累計安全運行達數(shù)千萬公里,成為國內(nèi)電動汽車領域的標志性成果,享有國際聲譽。
此次簽約的中國波蘭e-Bus項目是波蘭TAURON能源有限公司和北京理工大學及其學科性公司北京理工華創(chuàng)公司牽頭運作的,第一期示范階段金額達2800多萬人民幣,其目標是理工華創(chuàng)公司在北理工已有的電動客車系統(tǒng)平臺基礎上整合國內(nèi)先進技術資源,與TAURON集團在波蘭建立一個電動公共交通系統(tǒng)。主要工作包括從中國進口搭載北理工客車平臺系統(tǒng)的6輛大客車整車、動力電池快換機器人系統(tǒng)、電池充/換電站和應急服務系統(tǒng)等,在波蘭主要城市開展為期兩年的示范運營工作。第二期將計劃在波蘭五個城市建立16個充換電站,運營780輛純電動大巴,同時雙方共同推進其系統(tǒng)在其他歐盟成員國和周邊鄰國的推廣實施。此次簽約成功,標志著由國家和北京市支持的電動汽車高科技成果對歐洲輸出和授權,而在此以前新能源汽車技術長期是由國外引進至國內(nèi),因此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科技成果輸出、提升中國國際形象意義深遠。目前該項目進展順利,北京理工大學已聯(lián)合上海電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信國安盟固利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等國內(nèi)先進企業(yè)參與此項目,共同推進中國新能源技術走向國際市場。
(審核: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