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中文字幕不卡在线-国产美女口爆吞精视频-成人亚洲av午夜精品-不卡av网址在线观看

北理工宇航學院圓滿完成“嫦娥二號”再拓展試驗相關任務


撰稿:宇航學院 徐瑞 編輯:黨委宣傳部

  12月13日,中國“嫦娥二號”衛(wèi)星成功飛抵距地球約700萬公里的小行星圖塔蒂斯(Toutatis),并以10.7公里/秒的相對速度首次完成對圖塔蒂斯小行星的近距離飛越探測,至此,“嫦娥二號”再拓展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我國深空探測研究的重大成果,引起國內外的高度關注。

  北京理工大學參與承擔了“嫦娥二號”再拓展試驗任務中的目標小行星選擇和軌道設計任務。宇航學院深空探測技術研究所崔平遠教授帶領的團隊,從“嫦娥二號”拓展任務啟動(飛往日地拉格朗日L2點)就開始參與軌道的復核工作,之后所設計的再拓展任務方案被專家選中并擔當重任。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團隊中喬棟副教授為了保證任務成功,連續(xù)奮戰(zhàn),數次暈倒,發(fā)揮了重要的技術支持作用。

  依據“嫦娥二號”再拓展任務工程總體提出的交會時間、交會星地距離、速度增量、小行星亮度等約束條件,深空探測研究團隊使用自主發(fā)明的小行星目標搜索方法和自主研制的搜索軟件,通過大量的搜索計算,從包含60多萬顆小行星的數據庫中,遴選出國際編號4179的圖塔蒂斯小行星作為再拓展試驗探測目標,并設計了“嫦娥二號”從L2點飛往圖塔蒂斯小行星的任務軌道。

  圖塔蒂斯小行星每四年繞太陽飛一圈,對于“嫦娥二號”衛(wèi)星來說,要想花費較少的燃料近距離與其交會,任務期間可能的機會僅一次。因此,“嫦娥二號”從拉格朗日L2點飛到700萬公里外與小行星準確相遇的軌道設計十分關鍵。我校深空探測研究團隊經過十多年對軌道設計理論和方法的潛心研究,突破了非線性系統(tǒng)流形等關鍵技術,成功完成了“嫦娥二號”再拓展任務的軌道設計工作。

  “嫦娥二號”于2012年6月1日從日地拉格朗日L2點軌道出發(fā),飛行大約195天,中間經過多次測軌和修正,于12月13日成功飛抵距地球約700萬公里的圖塔蒂斯附近,并以10.73公里秒的相對速度,與圖塔蒂斯小行星由遠及近擦身而過,首次實現中國對小行星的飛越探測,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對圖塔蒂斯小行星的近距離探測。


備注:
 

圖塔蒂斯(Toutatis)小行星

  圖塔蒂斯是一顆近地小行星,國際編號為4179,1934年被首次發(fā)現,但很快丟失,直到1989年被法國天文學家再次發(fā)現,并以凱爾特人神話中的“戰(zhàn)神”圖塔蒂斯命名。該小行星體積約1.70公里×2.03公里×4.26公里,其軌道遠日點接近木星軌道,近日點處于地球軌道附近。圖塔蒂斯的形狀及自轉都極具特點,對其開展研究有助于了解小行星在早期太陽系的碰撞演化的重要科學信息。
  圖塔蒂斯基本每四年接近地球一次,上一次接近地球是在2008年11月9日,距離約751萬公里。2004年與地球最近距離僅約160萬公里。因為與地球距離太近,被美國航空航天局收入存在撞擊地球可能性的“潛在危險小行星名單”之中。
 

(審核: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