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生命學院10周年院慶“名家講壇”系列活動——馬光輝教授學術報告
發(fā)布日期:2012-10-29 閱讀次數(shù):
撰稿、攝影:生命學院李春老師課題組 編輯:韓姍杉
2012年10月23日,應生命學院李春教授邀請,中科院過程工程所副所長、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馬光輝研究員為北理工師生帶來了題為“用于生化工程和醫(yī)藥工程的生物微球和微囊的設計、制備及應用”的報告。李春教授主持了這次學術報告會,生命學院黨委書記李漢軍、生命學院教師謝海燕教授、趙東旭副教授、郭淑元副教授、孫立權副教授、李艷菊副教授、戴大章副教授以及化工學院、材料學院部分師生參加了報告會。
作為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十周年院慶之“名家講壇”系列學術活動之一,報告生動地介紹了其近幾年研究成果:用于生物醫(yī)藥分離過程和藥物載體、酶固定化載體及生物催化反應器的粒徑均一的微球微囊的粒徑控制、結構控制的制備技術及實例。會上馬研究員還和與會師生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馬光輝研究員簡介:2002年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005年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09年國家發(fā)明二等獎,2009年亞洲青年女科學獎(由Elsevier和第三世界科學院共同評審)。馬光輝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均一聚合物微球的制備及在生化工程和醫(yī)學工程中的應用。重點探索均一生物微球的制備及其作為分離介質、藥物載體、酶固定化載體、細胞微載體的應用。發(fā)展了國際領先的尺寸均一微球的制備技術和裝備,制備出了多種微球產品,如多糖介質、聚合物介質、超大孔介質等,部分產品完成規(guī)?;a,并在生物分離領域成功獲得了應用和推廣。還制備出了尺寸均一的聚乳酸系列微球、多糖微球、智能型微球等,并作為藥物載體獲得了好的應用結果,成果得到美國輝瑞、GE公司、英國聯(lián)合利華等知名企業(yè)的重視,合作進行了成果轉化。主持多項國家項目和企業(yè)合作項目,撰寫了8本英文學術專著中的8章,編寫了6本英文叢書,3本中文專業(yè)書,主譯學術書1本,在國際期刊發(fā)表了100多篇SCI收錄的學術論文。
(審核:周連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