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理工承辦的歐盟FP7框架POEM項目國際研討會成功召開
發(fā)布日期:2012-10-08 閱讀次數:
供稿、攝影:能源與環(huán)境政策研究中心 編輯:王倩倩
2012年9月25日,由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huán)境政策研究中心(CEEP-BIT)承辦的歐盟FP7框架POEM項目國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會議主題為“China Workshop on POEM-Policy options to engage emerging Asian economies in a post‐Kyoto regime”,會議由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院長、能源與環(huán)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魏一鳴教授主持。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黨委書記李金林教授到會并致辭。
POEM項目協(xié)調人,瑞典查爾默斯理工大學副教授Erik Ahlgren做了項目及成果介紹,項目的合作單位的代表印度管理學院的P.R. Shukla教授、印度經濟增長研究所的BASANTA KUMAR PRADHAN教授分別做了關于印度低碳轉變政策抉擇和印度氣候政策的經濟增長和福利效應方面的報告。北京理工大學的梁巧梅副教授分別就中國的能源系統(tǒng)影響,以及經濟增長和福利效應方面做了報告。
來自國家發(fā)改委、中國科學院、科技部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中國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等機構的多位專家和學者以及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副院長王兆華教授,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huán)境政策研究中心的多位老師和研究人員參加,并在會議上做了熱烈地發(fā)言和討論。
附:POEM項目介紹
POEM( Policy Options to engage Emerging Asian economies in a post-Kyoto regime)項目是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huán)境政策研究中心,與瑞典查爾摩斯理工大學、荷蘭環(huán)境評估署、印度管理研究所、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印度經濟增長研究所等國外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聯合申請并獲得歐盟FP7資助的國際合作項目。
POEM項目是圍繞如何使發(fā)展中國家排放配額的分配和減排方案的設計保證不與國家的社會經濟發(fā)展目標相矛盾,這一政策問題而設計的,它也是全球氣候變化談判的核心問題之一。POEM項目的主要目的就是研究如何通過合理的分配全球排放配額、以及發(fā)達國家如何向發(fā)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從而使得中國和印度等主要的發(fā)展中國家可以在不影響自身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前提下參與到全球減排行動中來。
北京理工大學在該項目中的主要任務是運用我們自主開發(fā)的“中國能源與環(huán)境政策分析模型(CEEPA)”,針對對不同的減排責任和國外資金分配情景下,國內不同減排方案的社會經濟影響進行定量分析,并提出相關政策設計方案和建議。北京理工大學方面的課題負責人是魏一鳴教授。
(審核:顏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