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舉行第八屆學生時事論壇
發(fā)布日期:2011-12-26 閱讀次數(shù):
供稿:學生工作處 榮?!?/span>攝影:李欣陽 編輯:董佳琪

12月20日晚,北京理工大學第八屆學生時事論壇在研究生樓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前駐德國、奧地利首席參贊王熙敬教授,《時事報告》雜志社副總編輯張鑫,《時事報告》大學生版北京通聯(lián)站站長 吳育志,中國青年報記者劉萬永,中國教育報記者楊晨光,學生工作處副處長許欣擔任此次比賽的評委。
經(jīng)學院評審初選、學生工作部審核,共有31組選手進入到復賽。經(jīng)復賽選拔,最終共有6組選手進入決賽。

來自自動化學院的祁正陽同學第一個走上講壇,他的題目是《普京的“二進宮”》。他以俄羅斯前總統(tǒng)普京將參與明年的總統(tǒng)競選為背景,由史及今,從正反兩個方面剖析普京重任的可能性與前景。
當挪威面對恐怖襲擊時,沒有被仇恨和絕望蒙蔽,而是選擇了“更加民主,更加博愛,但不需要幼稚”。基礎教育學院理材學部的田恬帶來的《挪威爆炸槍擊案后》,以獨特的視角闡述了善良、寬容與博愛比以暴制暴的方式更能終結(jié)暴力,溫柔的力量更能打動人心。
基礎教育學院理材學部周蔚、丁捷、王曉鴿、朱滿四位同學以《歷經(jīng)冷漠善不移》為題,從“路人心理”、“司機心理”、“大眾心理”解讀小悅悅事件,并給出政策建議,拒絕冷漠,傳遞溫暖,呼喚良知。
機電學院劉津同學的題目是《打撈“邵陽沉船”真相》,闡述了自己由交通安全問題引發(fā)的關(guān)于政府公共管理的水平、政府公信力、均衡教育資源力度等沉船背后折射的問題的思考。
基礎教育學院信息學部的張芮、鐘琛帶來的《從科技到民生有多遠》從天宮一號談起,詮釋了我國產(chǎn)業(yè)轉(zhuǎn)型步伐、由中國制造變?yōu)橹袊鴦?chuàng)造進展緩慢和將科技真正成為為普通民眾謀利益的進展遲緩的原因。
最后出場的是軟件學院王子實同學,他以《奇跡?不!溫州,沒有奇跡》為題,從輿論的角度分析溫州動車事故,剖析謠言真?zhèn)?,解析謠言產(chǎn)生的原因,角度新穎,見解獨到。
在隨后的問答環(huán)節(jié)中,每位選手就上一位選手的論題進行延伸提問與深入交流,選手們敏銳的思維和對形勢政策的深入了解在一問一答中得到了充分展現(xiàn)。

比賽環(huán)節(jié)后,《時事報告》雜志社副總編輯張鑫代表評委進行點評,他對選手們的表現(xiàn)給予肯定,并強調(diào)治學嚴謹?shù)闹匾浴?br />

最終,王子實獲第八屆時事論壇壇主稱號,張芮小組、丁捷小組獲二等獎,祁正陽、田恬、劉津3位同學獲三等獎。
(審核:許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