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數(shù)學建模協(xié)會在“2011年全國大學生數(shù)學建模競賽”中再創(chuàng)佳績
發(fā)布日期:2011-10-25 閱讀次數(shù):
供稿、攝影:張夢斯 編輯:詹培星
今年9月9日至9月12日,我校學生分別在中關(guān)村校區(qū)和良鄉(xiāng)校區(qū)參加了2011年全國大學生數(shù)學建模競賽。在良鄉(xiāng)校區(qū)參加比賽的2010級學生共有48支隊伍參加比賽。在剛剛公布的初審結(jié)果中,共有12支隊伍獲獎(其中有2支隊伍報送全國閱卷),5支隊伍獲得北京市一等獎,5支隊伍獲得北京市二等獎。對于只經(jīng)過一年大學學習的學生而言,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這也是數(shù)學建模協(xié)會建立以來取得的最好成績。 得獎情況 | 隊長 | 學號 | 班號 | 隊員1 | 學號 | 班號 | 隊員2 | 學號 | 班號 | 指導老師 |
報送全國閱卷 | 容智勝 | 20092219 | 10220901 | 陳思同 | 1120100447 | 02811001 | 徐悅寒 | 1120101460 | 05911001 | 王宏洲 |
報送全國閱卷 | 孫泓愷 | 1120101401 | 05811001 | 陳昊 | 1120100196 | 01811001 | 鄒曉博 | 1120102710 | 17211001 | 李炳照 |
北京市一等獎 | 陳良紅 | 1120101592 | 06111004 | 陳科 | 1120101591 | 06111004 | 伊里奇 | 1120101614 | 06111004 | 王宏洲 |
北京市一等獎 | 劉福強 | 1120101278 | 05211002 | 陳翔宇 | 1120101268 | 05211002 | 厲澤坤 | 1120101721 | 06121002 | 李學文 |
北京市一等獎 | 孫慶峰 | 1120102597 | 17111001 | 王睿 | 1120102600 | 17911001 | 肖倩 | 1120103035 | 21511001 | 溫海瑞 |
北京市一等獎 | 張海濤 | 1120100505 | 03111001 | 項仲博 | 1120100998 | 04121002 | 周正陽 | 1120102633 | 17121001 | 朱國慶 |
北京市一等獎 | 張杰鑫 | 1120101203 | 05111003 | 張雪平 | 1120101207 | 05111003 | 張驍文 | 1120101148 | 05111001 | 李炳照 |
北京市二等獎 | 鄧越洋 | 1120101420 | 05911001 | 吳文宇 | 1120101459 | 05911001 | 劉沅 | 1120101438 | 05911001 | 房永飛 |
北京市二等獎 | 賈志威 | 1120101901 | 07111006 | 鐘琛 | 1120101475 | 05911001 | 苑鵬佳 | 1120102593 | 17911001 | 李炳照 |
北京市二等獎 | 呂福煜 | 1120101875 | 07111005 | 李卓然 | 1120101871 | 07111005 | 劉溪潺 | 1120101873 | 07111005 | 曹春雷 |
北京市二等獎 | 王曉波 | 1120100535 | 03111002 | 陸文康 | 1120101256 | 05211001 | 陳紫 | 1120101242 | 05211001 | 王宏洲 |
北京市二等獎 | 王主彬 | 1120101457 | 05911001 | 劉晴晴 | 1120101435 | 05911001 | 韓帥帥 | 1120102081 | 08211002 | 房永飛 |
基礎(chǔ)教育學院數(shù)學建模協(xié)會在2010級學生入學后就開展了大規(guī)模的招新及培訓工作,協(xié)會成員達到1918人。其中2010級學生1292人,他們在學習基礎(chǔ)數(shù)學課程的同時,積極參與數(shù)學建模協(xié)會組織的系列講座和寒暑假的集訓,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學Matlab等數(shù)學編程軟件以及數(shù)學建模的基本知識。經(jīng)過校內(nèi)三次選拔賽的層層篩選,共有48支隊伍脫穎而出參與本屆競賽。在中關(guān)村校區(qū)參加比賽的2009級學生也取得了出色成績,他們都曾積極地參加過基礎(chǔ)教育學院數(shù)學建模協(xié)會組織的各項活動。

為了更好地服務(wù)比賽同學,部分指導老師特意從中關(guān)村校區(qū)趕到比賽現(xiàn)場,對學生進行現(xiàn)場指導。

比賽過程中,參賽隊伍在三天時間內(nèi)充分發(fā)揮自學能力,通宵查找資料、建立模型、討論改進、撰寫論文。比賽結(jié)束后,很多同學表示雖然很辛苦,但是并肩奮斗的經(jīng)歷是難忘的,收獲也是巨大的。
(審核:楊剛)